巴黎第十一大学坐落于美丽而又富裕的巴黎西南郊区,学校有5个教学中心,总部在距巴黎20公里的奥尔塞(Orsay)市,主
校区占地两百多公顷,占据了几座连绵起伏、密林覆盖的小山。造型各异并不高大的各种教学建筑掩映在茂密的树林中。与
其说它是校园更不如说是一个美丽的原始森林保护区。
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,核物理和化学的快速发展意味着研究需要更多、更强大的加速器,原有的校园面积已经无法满足研
究需要。巴黎大学、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和法兰西学院在巴黎南郊的奥赛寻找新的校园。1954年10月,国家收购了Launay公
园约160公顷土地用作扩建。1955年开始,新校区开始建设,首先建成的是核物理研究所和线性加速器实验室。1957年,属
于法兰西学院的回旋加速器被安置在Orsay校园。1958年五月风暴发生后,巴黎大学理学院的部分教学与研究活动被转移到
Orsay校园,学生数量的快速增长导致了Orsay研究中心在1965年独立成为一所教学研究机构。1970年1月1日,巴黎第十一
大学正式成立,管辖Orsay(奥赛)中心校园、Châtenay-Malabry(莎特耐-玛拉布里)校园、Sceaux(索镇)校园、
Cachan(卡尚)校园和Kremlin-Bicêtre(克郎兰-比塞特)校园。1970年建校后,因为新的实验室、与法国国家科学研究
院、巴黎第六大学相关的研究机构的建设、奥赛校园开始向穆隆方向扩张。随着法国国立核科学技术学院、法国国家科学研
究院各实验室、巴黎综合理工学院、巴黎高等商学院等学校和研究机构纷纷迁往这一区域,Chevreuse河谷-Orsay地区已经成
为欧洲最重要且最知名的科研中心之一。
巴黎第十一大学下设五个院系级教研单位(UFR)、3所大学技术学院(IUT)、4所大学职业学院(IUP),共有127个高水平并具有国际知名度的研究实验室,其中一半为法国国家科研中心(CNRS)、国家农学研究院(INRA)、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(INSERM)以及法国原子能署(CEA)的联合研究机构。学校要求学生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,参加各项研究,正是因为学校这样的坚持,全法国超过10%的科研成果出自该大学。
杰出校友:
199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:皮埃尔-吉勒·德热纳
1994年菲尔兹奖:让·克里斯托夫·约科兹
2002年菲尔兹奖:洛朗·拉福格
2006年菲尔兹奖:文德林·维尔纳
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:吉勒阿尔贝·费尔
2010年菲尔兹奖:吴宝珠
欧智亚